您的位置:國際貿易網 > 行業(yè)資訊 > 南車北車合并獲兩部委認可 北車惡意競爭被批 |
南車北車合并獲兩部委認可 北車惡意競爭被批 |
發(fā)布時間:2011-5-23 來源:--- |
南車、北車合并再一次提上了日程。 記者獨家獲悉,國資委領導日前視察了中國南車,并透露出以南車為主體整合中國北車的意圖。5月17日,一位接近國資委的知情人士向本報記者透露,國資委已經將南車、北車合并列為央企重組的一項重要課題。 據本報記者了解,南北車的合并計劃目前已經獲得了鐵道部和國資委的認可。兩部委均認為,目前南車和北車的業(yè)務重合度太高,而合并后的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在國際競標中展開競爭,也不必擔心國內對手的低價競爭。 批評北車惡意競爭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日前國資委一位副主任在視察北車時嚴厲批評了北車的惡性壓價行為。而此前有消息稱,鐵道部也曾痛批過北車在海外高鐵市場的惡意競爭。 據了解,由于南車、北車業(yè)務幾乎一致,在國內和國外兩個市場上,雙方都存在明顯的競爭關系,甚至存在惡性競爭。 在海外市場擴張方面,雙方勢均力敵。"南車和北車的競爭在海外業(yè)務方面尤為明顯。"國資委研究中心的一位專家對本報記者說,"原本俄羅斯的市場歸北車去投標,中東歸南車,北車打亂了規(guī)矩,成了攪局者。" 南車集團的一位管理人士坦言:雙方的競爭"讓人非常難受"。上述知情人士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北車的惡性壓價,把該項目的投標環(huán)境都搞壞了,也把中國人的信譽搞沒了,這是很危險的事情。" 在國內市場上,北車也展開了咄咄逼人的攻勢。據了解,2010年,中國北車率先打破了當初行政規(guī)劃的"南北分治"格局,先后進入上海、福建、昆明等地區(qū),而這些都是南車的傳統(tǒng)地盤。上述南車高層對本報記者表示,隨著各地輕軌項目實行招標制,南車和北車幾乎不可避免地正面交鋒。 此外,在融資方面,南車和北車一直在暗自較勁。去年,北車方面在募資公告中表示,此次募投項目投產將推動公司分享鐵路運輸設備業(yè)快速增長,未來3年年均增速30%,2011年收入翻番;而南車董事長趙小剛在公開場合表示,預計中國南車未來幾年業(yè)績增長速度不會低于過去的年增長20%,并爭取能夠快于首發(fā)已過會的競爭對手中國北車進行再融資。 "南車和北車的業(yè)務相同,因此,在融資計劃和海外擴張上存在著競爭,兩者合并有利于節(jié)約資源,避免惡性競爭。"一位券商分析師說。 力促南北車合并 痛批北車惡性壓價行為的部委,也是力推南車、北車合并的部委。本報記者獲悉,南北車的合并已得到鐵道部和國資委的支持,兩部委于去年便提出了將南車與北車合并的建議。 而事實上,國家也是一直在力促南車和北車合并重組。早在2003年李榮融擔任國資委主任時,就提出將122家央企合并重組成100家大集團。然而,北車2008年7月成立了北車股份,并在2009年底在A股成功上市;南車則在2008年8月實現"A+H"模式的整體上市,南北車合并計劃就此擱淺。 而該計劃再次浮出水面,是去年8月王勇接任國資委主任的時候。本報從國資委了解到,"十二五"期間,國資委除了繼續(xù)推動將122家央企縮減至100家以內的任務,還要在此基礎上打造30到50家"精品"央企。而南車集團被國資委列為打造"精品"央企的目標范圍。 今年1月份,坊間傳聞,將南車、北車合并已經成為央企重組的新課題。上述知情人士告訴本報記者:最近國資委領導親自赴南車調研,并表露出以南車為主整合北車的意圖。 據該人士透露,國資委方面認為,合并后的公司能夠更有效地在國際競標中展開競爭,而不必擔心國內對手的低價競爭。 業(yè)內人士表示,如果南北車合并重組,將控制中國國內鐵路設備市場逾90%的份額,而新集團收入將超過龐巴迪、阿爾斯通和西門子等公司,成為全球最大的鐵路設備公司。 不過,南車、北車遲遲不能推進合并計劃也有難處。 "按照國資委整合央企的目標和思路來看,這兩家企業(yè)還是很有可能合并的。"一位接近國資委的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但是涉及的問題也不少,比如說壟斷問題、資本市場層面運作等。" 在合并問題上,國家發(fā)改委站在了國資委和鐵道部的對面。他們認為,北車、南車一旦合并,勢必會遭到下游客戶的反對。而更令反壟斷部門擔心的是,南北車合并后,將在全球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yè)形成新的壟斷。 "特別是在各個城市的輕軌地鐵,以前南車、北車各3家公司投標,合并后,一家集團要協調6家子公司,由一個領導人做主,就形成了新的壟斷。"南車內部一人士稱。 據本報記者了解,南車內部對合并持支持態(tài)度,因為兩家公司合并后,必定形成軌道交通裝備制造業(yè)的全球老大,可以減少很多資源浪費。 "在南車、北車'雙寡頭'的局勢下,用何種模式將二者合并,在央企重組史上,還沒有先例,這也是國資委正在研究的重組課題。"一位國資專家稱。 |